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Joey

咪咪老師專欄|制度和教材限制了我的教學,老師該如何改變?

已更新:2019年3月1日



制度和教材限制了我的教學,老師該如何改變?


📍教學國家:印尼

🏫教學環境:三語學校/國際學校/正規學校

📙教材:新加坡-歡樂夥伴


✏華語老師提問:

我覺得在一般印尼正規學校有一個困擾就是沒辦法因材施教。我待過兩所學校,兩所都使用新加坡的教材,其中M校沒有能力分級,但P校有。但就算P校有能力分班,但基本上孩子學習的教材對他們而言就蠻困難的,而且經歷不同老師的教學,前面老師基礎沒打好,後面老師想拉回來也有點困難。因為礙於課時以及課程進度


他們最容易出錯的就是在文法和詞彙應用上,但即便他們理解詞彙應用,但之前文法基礎不好,還是會在考試造句時出現文法和漏字問題。


再者,學校想要標榜來自己學校學習華文是最好的,因此幾乎在印尼各校都是使用新加坡「小學華文」(現改版為歡樂夥伴)。但其內容並不是針對印尼華裔子女的,很多用詞也相對艱難。我甚至在小六的課本中,看到遭受、培養人才與品德等中級詞彙。


所以我想知道,如果在正規學校,礙於學校的課程進度及教材,要怎麼幫助學生在學習華文時,能掌握基礎,或能在課堂上慢慢建立先前不足的基礎問題。謝謝您!


小編補記:M校老師補充M校其實也有能力分班。


咪咪老師回答:

首先,在正規學校的中文課,我並不贊成能力分班。因為學生如果被分到程度差的班,通常就會放棄了。他們會想:「反正老師覺得我不好,中文那麼難,我有什麼辦法讓她覺得我還好?算了吧。」就自暴自棄了。


我學生幾年前去某個學校實習時,教了一班高三中文程度最低的班,學生告訴她(我的學生):「我們是全校最笨的學生」。所以能力分班是很傷學生心理的做法。正規學校的中文課能力分班也許對中文程度好的學生有幫助,對低成就的學生沒有幫助

我反對在正規學校中文課能力分班。正規學校的中文課跟學校裡的數學課、化學課、歷史課一樣,每個班有成績比較好的學生,也有成績比較差的學生,數學課沒有能力分班,為什麼中文課要能力分班?


我的教學法是「全語言教學觀」,所以要從「以學生為中心」的理念來思索這個問題。既然教中文是學校政策,我認為老師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:讓學生看見/明白自己學中文的意義;也就是學生必須知道學中文對自己有什麼好處。因為大腦不接受沒有意義的事物,也就是:大腦只接受對我有用的東西


聽過台灣的小學生問「為什麼要學英文?」沒有?我聽過。如果學生覺得學中文只是因為老師要考試,我想中文沒考好的學生很容易就會想出走,不想再學了。


學生如果明白了學中文對自己有什麼好處,就會主動認真學習,才可能接收老師給出的東西,老師的苦心才會有代價。再加上如果老師能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,也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有效學會中文,老師跟學生雙方都會有成就感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,自己學生學中文的難點有哪些,如何幫助學生,有什麼策略。


怎麼讓學生知道學中文的意義?看起來您教的是小學生,高年級的,對嗎?如果是,可以用適當的問題帶領學生思考,找到答案。


您提到學生的困難在於文法及詞彙運用。我問學生年級的原因是:人類的大腦在大約九歲時完成抽象思考的發展,有的人在十歲完成。所以九歲以前不能講語法的術語,講了也聽不懂,因為語法是抽象的概念,九歲以前的頭腦很難理解。


如果學生是五六年級,是可以講語序原則的,我的學生在巴拿馬教五年級的時候試過的,可以的。對於印尼學生,大概只需要講三個中文的語序原則就可以避免語法的錯誤了。如果對上述細節有興趣一試,我們再來說明。謝謝!

錄音檔連結如下,特別感謝華語老師李維智支援,協助朗讀老師們的華語教學問題。 如果你也喜歡聽咪咪老師專欄,歡迎你勇敢告訴我們,是我們繼續努力的力量喔!

小編補記:「學生年齡為後來補充,老師回答時,小編未給予完整的資訊。」

✍部落格文章 http://www.joeyloveskids.com/blog/

🔍或直接搜尋 「Joey•愛的幼兒華語」

💕追蹤instagram比較快看到新文章,🔍joeyloveskids

❓咪咪老師專欄,持續為大家解答噢!解惑填寫單 https://ppt.cc/ffXesx

#咪咪老師專欄 #華語教學

#東南亞華語教學 #兒童華語教學 #教華語

#印尼華語教學 #歡樂夥伴

507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